联系电话
028-84353307
关注我们
高于观点

高于人力 | “组织变革”系列(七):企业降本提效效果不佳,应该怎么办?

2024.05.22

关于企业降本、人效提升管理,在之前的系列推文中我们已经作了相关的介绍,并对一些头部企业如何围绕“降本提效”的实施路径提到一些管理的思路和方向。

最近,在开展访谈企业客户时,发现客户过去的降本提效工作未见成效,主要表现在:

降本提效的过程只看到了成本的“下调”,形式上表现为岗位减编减人、行政管理和市场费用的削减等等,貌似各部门的成本都在显性的减少,但同时也带来了劳动风险成本的增长、人才流失率的上升、以及部门间的管理内耗、沟通成本的增加,组织氛围变得紧张,因为公司减员所带来的人心惶惶,有的员工开始“躺平”的心态,企业管理者感觉力不从心、开始埋怨人力资源部门削减人员带来业绩的损失。

有的业务代表一再地表示,希望公司能尽快扭转局面,也希望外部专业机构能够帮助到他们去改善提效困难的现实问题。

高于咨询建议

在此咨询项目的沟通和推进中,高于人力顾问组也梳理了一些管理分析及改善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准备实施降本提效变革的管理者。

首先,对企业而言,“降本提效”需要实现两个维度的目标:
一是降低总成本、二是实现管理增效。本次咨询项目中,客户业务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公司HR只关注减员降本、且硬性下达了减员的人数要求和限期完成的时间,让业务部门产生了较大的怨气;
二是认为HR对于完成销售目标未直接承担压力,员工都被减没了,那业绩不能完成怎么办?

三是认为HR只懂事务性工作,根本帮不到业务完成提效举措。

现实中,降本确实更容易实现,一刀“砍”下去,无论是人工成本还是营销成本,都能立马见效,可以跟公司有个交代。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资源投入不足将带来业绩目标实现的困难,员工裁减带来的劳动风险、舆情风险等。另一方面,降本之后如何实现提效,看不到什么实际的效果。

管理提效难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管理提效的真正逻辑,是基于企业的战略以及对资源配置的梳理,而战略决定了组织设计,而组织架构与岗位配置的设置又同时会反作用于企业的战略;因此,管理提效的实质是基于企业真实的战略需求、重新进行组织设计、优化流程管理和明确责权体系,是通过岗位分工的优化、重新明确不同价值段、层次的部门设置。

同时,运营流程的梳理、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协同、提高不同模块的价值产出,责权体系则是让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和权力流向应该去的地方,助力组织目标的达成。因此,管理提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是考验企业内部管理的真功夫。

管理提效,不仅比降本操作更有效,最重要的是,管理提效可以实现企业中长期内的增长及增量,能适用于企业更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管理举措,它才是能够真正地反映出企业内部管理设计的有效性的衡量因素,这些内部管理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业务流程设计、制度建设和变革激励考核优化等机制举措,需要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的参与、以及具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懂经营管理的顾问专家共同协作完成。

接下来,高于人力资深顾问具体跟大家聊聊有关提效变革建设易忽视的举措:

首先,重视企业内部流程管理,为业务活动提供健康运行的保障。什么是管理流程?它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系列连续的、有规律的管理动作。
举个例子,企业销售人员每天在拜访客户时,拜访前、中、后分别需要做什么?有人可能会说“拜访客户不就是建立联系、到客户那里好好销售公司的产品吗”,不可否认,对于那些已经掌握销售技能的员工、不需要再过多的提前准备,但对于企业新来的销售人员来说,如何做好拜访客户前的准备工作,是需要知道动作要领、工作标准和要求的,一线销售工作本身就是体现品牌形象对客展示的重要一环。
例如,从内部运营的管理角度,可以把客户拜访工作进行分解:资料准备、需求了解、客户沟通、倾听互动4个子流程,而对于每个子流程,还需进一步细化内容,细到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前,明确要做哪些动作,例如需检查携带的资料(如产品手册)、准备常规需要答疑的问题答案、洽谈思路及同行业的市场数据等,员工在出门前还要检查电脑是否充足电量等管理的细节。当部门能把工作流程细化到这样的程度,才能有效落地管理的标准。哪怕是新来的员工,也能快速的接手业务,顺畅地执行工作要求。
当然,内部流程管理的存在,并不是管理的繁琐,而是用标准化管理要求去减少员工在工作尝试中可能带来的各种损耗、减少错误的成本,降低人员流失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品牌传递的效果,最终实现业务的稳健增长和可持续性。
其次,内部建立适配的制度,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地做事。企业没有建立自身适配的制度,将是企业的灾难;企业内部制度管理就像是指南针,为员工指明工作的方向,告诉员工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关于制度管理的重要性,作为管理者你还知道有哪些不可取代的作用呢?概括起来,制度建设有两项非常重要的功能:一是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善意,二是有效地抑制员工的恶意。这两点重要性,管理者千万不可小看,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在不同的阶段,企业应该动态去匹配相应的制度管理和激励考核机制(并不只是绩效奖金、年度奖或一些定额的奖励),不同的员工对于服务企业的价值观会有不同,每一个人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例如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做得更好、并得到企业的认可。
因此,企业管理制度就像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员工自身的价值和贡献大小,能有效的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但同时,每一个人也都会有惰性、自私、虚荣等人性的弱点,企业管理如果没有制度的有效约束和指引,这些人性的弱点就会无限地放大、且充分地暴露在工作中,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三,与此同时,降本提效的重点工作,还应该是做好事前的控制,而不是事后算账。为什么要做事前的控制呢?简单说,组织降本提效无论是前置调研、还是组织设计、制度建设等,本质上就是一次企业“组织变革”,因此,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是有必要的,例如组织能力的诊断、评估风险、外部导入变革实战性的顾问、以及企业管理者如何来参与等各个流程的安排,都决定着变革提效的成败。
最后,企业战略能不能通过变革提效进行落地,还得依靠各层级的管理者对公司战略目标的理解和支持,能抓住工作中的关键点、懂得分解战略和部门的任务目标,让每一名员工都清楚知道自己应该做好什么,且对需要完成的任务充满信心,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持续地赋能团队,做好过程管控、事前预判、最终能够交付出公司想要的工作结果。

 

提效变革的核心

高于人力提示各级管理者应对企业变革提效的任务上升为对公司战略的支持、并向下有效传递和促进团队达成共识:

企业变革提效原则上都是一场组织能力的革新、企业内部应做好思想准备,聘请有组织变革实战经验、有系统性管理视角的外部HR顾问共同实施组织变革的设计、迭代优化,统筹开展变革管理、以及落地辅导、专项培训、变革指标达成评估等系列工作,以利于有效地规避变革提效所带来的管理风险,消除一部分员工内心抗拒变革的顾虑。

企业从上至下都应该力出一孔,重视降本提效举措所能带来的长远发展的价值,企业应该及时搭建能够激发员工动力的机制牵引,这不仅关系到每一名员工能否真正认同、接纳变革提效所带来的一切调整,更重要的是,需要管理者们全力配合、支持组织变革与自我发展,重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能够适配战略设计、梳理关键任务,从组织、人才、氛围和文化建设几个维度,去增强员工的信心和价值认同感。

 

 

 

变革提效与战略的关系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和业务的发展,开展变革提升工作的牵头部门需要懂战略、懂管理咨询,从战略的视角而非专业的视角,打破部门之间的专业壁垒和视野局限,构建企业OD(组织发展)、独立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变成一个独立的职能,这就像华为的总干部独立于人力资源部、小米的组织部独立于人力资源部一样。
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公司内部设置OD委员会,设立虚拟的项目OD项目经理的角色、定期通过内部的竞标、评审来确定OD项目和项目经理,以快速推行组织变革。

 

高煜丹

高于人力总经理&首席人力资源官

 

降本增效已然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无论是传统实体行业,还是新兴互联网行业。无论是规模庞大的集团公司,还是初创不久的创业公司,降本增效已经成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抓手。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降本增效在提升竞争力、实现高效运营、释放创新潜能、实现可持续盈利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但企业在降本增效的实施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困局。在经过深入地探讨客户所面临的降本增效变革的管理痛点时,主要问题包括:一是企业虽然洞察到了降本增效这一经营手段,但并没有科学地制定与拆解降本目标,导致降本增效沦为口号无法推进;二是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降本增效的目标和计划,但推进的过程中部门间没有打通和协同,组织结构和流程僵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导致数据、目标、改善项目三者之间有断点,不能有效支撑和承接,无法快速响应和调整。三是有些企业虽然持续性地开展降本增效工作,但却没有系统性的框架和工具进行分析与改进,总是在单一方法下重复性施展,效率低下。
综上所述,企业降本增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产、供、销、人、发、财”全价值链展开。同时,企业领导层不能只充当决策者,更应该承担推动者的角色,由公司一把手牵头,自上而下,既关注组织和战略、又关注业务布局和运营流程,以及财务管理的目标设置等。最后,我们也建议企业可以选聘外部市场具备丰富组织变革实战经验的专业顾问团队,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落地工具等,助力变革提效的路径正确、合作高效,从而在降本增效上取得长足的进步。